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>教育简讯
传统文化启蒙——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与通辽市博物馆联合研学活动

发布时间:

2025-03-03 16:09

信息来源:

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

分享到:

发布时间:

2025-03-03 16:09


信息来源:

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



分享到:


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,深入了解文物背后蕴藏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,2025年2月25日--2月28日,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团总支组织小朋友们走进通辽市博物馆,开展“小工匠奇遇记”研学活动,拉开了为期四天的文化启蒙之旅的序幕。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小朋友参与,他们通过观摩和互动式体验等方式学习历史文化知识。

彩泥遇上元青花

在讲解员老师的引导下,孩子们参观了展馆,深入了解了展品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。面对各类藏品,孩子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,他们纷纷驻足仔细观看,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。

活动开始时,博物馆讲解员吕文琦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,向孩子们介绍了元青花瓷器的历史渊源、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。孩子们了解到,元青花瓷器诞生于元代,以其白底蓝花、色彩鲜艳、纹饰精美而享誉世界,堪称中华陶瓷艺术的瑰宝。听着讲解,孩子们兴致盎然,眼神中流露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。

在掌握了元青花的基本知识后,孩子们满怀期待地投入到彩泥创作环节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他们尽情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用彩泥塑造出各式各样的“元青花瓷器”。有的孩子制作了精致的花瓶,有的捏出了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,还有的将元青花的经典纹饰巧妙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,创意十足。

十二生肖的故事

2月26日活动开始,博物馆讲解员老师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十二生肖的起源、传说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物知识。孩子们从中了解到,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每个生肖都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,并且与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在盲盒挖掘环节,讲解员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考古冒险”之旅。孩子们手持工具,认真地挖掘盲盒,在一锤一凿之间亲身感受着文物的独特魅力。

二十四节气课程

2月27日,为了让幼儿了解十二节气的相关知识,讲解员详细讲述了节气的起源、划分依据,以及其在传统农耕生活中的重要作用。同时,还介绍了每个节气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习俗,使孩子们对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时间智慧有了初步的认识。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互动环节,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,深切感受到古人依循节气安排生活与劳作的非凡智慧。

在幼儿们对十二节气有了深入理解后,活动进入了新年日历涂色环节。日历上印有通辽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图案,讲解员带领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件文物的细节、造型与色彩特点。在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的同时,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为这些文物图案涂上了丰富多彩的颜色。

讲解实践展示

2月28日,这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迎来了结业仪式。活动中,孩子们化身为“小小讲解员”,为家长和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场馆解说。他们身穿统一服装,自信满满地站在展品前,用稚嫩却认真的语言讲述着每件展品的故事,展现了此次研学的丰硕成果。

荣耀共同见证

小小证书,大大鼓励: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与博物馆研学活动圆满结束。在结业仪式现场,孩子们整齐列队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他们依次接过证书,这不仅是对本次研学活动成果的肯定,更是成长历程中一份珍贵的纪念。台下的家长和老师们纷纷举起相机,记录下这充满意义的难忘瞬间。

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团总支书记王佳鑫表示:“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、锻炼了能力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。相信这颗种子将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,最终绽放出绚丽的花朵。”